发布时间:2020-04-19
来源:亳州文明网
“家乡美、大家庭、跟党走、感党恩、图共享、求繁荣、行得端、走得正……”4月16日,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张店乡岳楼村,工作人员正在安装《村规民约》标牌。今年以来,该乡将人居环境整治写入《村规民约》,乱扔垃圾、乱堆乱放等行为大大减少,房前屋后整洁有序,“花园、菜园、果园”等焕然一新,环境变得干净美丽,一纸公约“约”出乡村新风尚。
据悉,该乡共有10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为发挥村民自治作用,该乡根据各村实际,经村民代表讨论,各村制定了村规民约,把移风易俗、文明卫生、孝老爱亲等纳入公约的约定事项,做到守约有奖励,违约必处理。目前,全乡108个自然村全部安装了村规民约标牌,陈规陋习逐渐减少,村风民风不断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规民约就是要安装在村民人员集中、必经路段的显眼位置,让村民睁眼都能看见,时时刻刻提醒约束村民行为。”该乡人居环境具办人张华奇说。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该乡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将“五清一改”与房前屋后“清四堆、建五园”清洁卫生要求,“门前三包”卫生责任纳入村规民约,让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同时,结合文明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定期开展各类评比,通过对庭院环境美丽、室内整洁干净,房前屋后物品堆放整齐、花草树木茂盛,遵守社会公德,具有良好的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参与各类环保公益活动,发挥家庭成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等情况进行打分,评出“最美庭院”“最美清洁家庭”,并对其奖励公示,以点带面,以面树旗帜,引领群众规范约束和互相监督自己的行为,群增强众的环境卫生意识,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有了村民公约,群众的素质确实提升不少,因为很多内容都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像移风易俗,倡导新事新办、杜绝结婚天价彩礼,讲卫生、村整洁等,经过大力宣传,部分村民自觉性提高不少,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相互学习,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就受到影响,素质有很大的提升。”黄楼村党委书记陈坤说道。
据悉,该乡还将《村规民约》做成文化墙,制成宣传彩页,发到各家各户,既美化环境又教导群众,做到家喻户晓。同时乡村干部坚持“河长制”按时巡河,志愿者坚持每天宣传,环卫工人每天及时清运垃圾、更换增加垃圾桶,从根本上保证村民公约落实。“现在道路通畅了,环境变美了,包河长堤也逐步建成,河里的水也清了,来垂钓的人络绎不绝,村民幸福指数也提高了。”张华奇高兴地说。(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