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人物
  • 公益
  • 机关
  • 图说
  • 军旅
  • 公安
  • 消防
  • 卫健
  • 基层
  • 企业
  • 校园
  • 视频
  • 文化
人物

雷锋榜样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村子里有个“王喷雾”
村子里有个“王喷雾”

发布时间:2020-04-23

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时期,安徽省涡阳县龙山镇南大王村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婚礼。这场婚礼,只有新郎和新娘两个人,没办喜宴,也没有亲戚参加。新郎名叫王春河,原定于大年初九结婚的他,主动向亲朋好友逐个打电话,告诉他们取消喜宴,等疫情过后再补办。正月初九当日,王春河直接把新娘接回了家。王春河在朋友圈写道:“身为共产党员、‘中国好人’的我,要起到带头模范作用,不办酒席、不聚众,严格要求自己……”

村子里有个“王喷雾” 

王春河简单的婚礼视频截图。图片来源:亳州文明网 

疫情期间,村里每个公共场所、每条道路、每户农家院落总会出现王春河的身影。他戴着口罩、红袖章、身背近百斤的喷雾机,挨家挨户喷洒消毒剂,一边喷一边提醒村民:“开门开窗多通风、饭前便后勤洗手,不要串门、不要走亲戚、不要聚集,有发热的赶紧向村委会报告。”

王春河在对村庄大路消毒。图片来源:亳州文明网

“我是党员,疫情来了,应当冲在第一线。”疫情发生后,王春河找来一台喷雾机,自费买来消毒剂,从1月23日到3月初,天天为全村村民消毒,村里500户人家,他每天都跑个遍,扛着消毒雾气炮,在垃圾桶、公厕、杂物堆等进行消毒。

王春河对垃圾桶消毒,彻底消灭隐患。图片来源:亳州文明网

消杀防疫是个力气活。喷雾机装满消毒剂,有将近100斤,要把全村消毒一遍,至少需要5桶水。挨家挨户消毒后,曾左脚踝撕裂性骨折的王春河已累得不行,但他还是咬牙坚持骑电瓶车,背着消毒机,把村里主干道全部喷洒一遍。在为村民家中消毒时,他也不忘先征得同意才进去。村里有五条主干道,全村面积近5万平方米,他不辞辛苦,每天坚持背着消毒雾气炮抗击病毒。干完这些,天已经黑了。“消一遍毒,他要干4、5个小时。”龙山镇宣传委员荆雷介绍:“这段日子他从没间断过,村民都亲切地喊他‘王喷雾’。得知他脚踝骨折还这么坚持,大家更感激他。他真是为大王村的疫情防控出了很大的力。”

王春河捐献的防疫物资。图片来源:亳州文明网

疫情期间,本身不富裕的王春河还坚持捐款捐物,他向好人协会捐款1000元,向南大王村委战斗一线抗疫情的同志们捐献口罩1000只、酒精40斤、扒鸡10只。连续几个月来,他累计消耗了55大瓶消毒剂,加上机器运转汽油费,大约花费了7000多元。

王春河(右)给村民发放口罩。图片来源:亳州文明网

此外,王春河还严格排查过往车、人,测量体温,劝返外来人员,并进行防控知识宣传。疫情有所缓解后,王春河又投入到复工复产的工作中去。他协助涡阳扶贫养猪场做绿化工作,着力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助力脱贫攻坚。

王春河(左一)坚守防疫一线。图片来源:亳州文明网

王春河出生在军人世家,从小就有穿绿军装的梦。2003年12月,他光荣入伍,在服役期间荣立连、营、团、师级多次嘉奖,个人三等功、集体三等功等荣誉。2008年12月退伍。

王春河部队照片。资料图片

“我爷爷当兵,叔叔当兵,爸爸当民兵,我也当兵,疫情如战场、战场无亚军,咱不能在这场战斗中丢了军人风范,何况,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王春河坚定地说。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忙碌的身影,王春河用行动诠释着一名退伍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上一条:他和10个抗战老兵“爹妈”再相聚

下一条:坚守在抗“疫”战线上的退伍兵——张清洁

相关推荐
  • • 在战“疫”一线守护光明(2020-04-22)
  • • 抗“疫”一线的一支“红梅”(2020-04-17)
  • • 她用爱心点燃抗疫一线“一抹红”(2020-04-12)
  • • 这位老板娘每天给一线职工送小笼包 已送2万多个(2020-04-10)
  • • 王久相:坚守防疫一线的“独臂战士”(2020-04-08)
  • • 对话抗“疫”英雄:一份执着 一份感动 一缕思念(2020-04-04)
  • • 江苏启东:“中国好人”挺身在前 战“疫”一线勇担当(2020-04-02)
  • • 孙国亮| “我们一定要做到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2020-03-27)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新华网 | 求是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 | 中国文明网 | 央视网 | 人民家风网 | 中青网 |
联系方式:023—6507—1716 联系邮箱:lfqz02@126.com
©版权所有:雷锋旗帜网  备案号:渝ICP备19017459号-9 技术支持:影响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