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人物
  • 公益
  • 机关
  • 图说
  • 军旅
  • 公安
  • 消防
  • 卫健
  • 基层
  • 企业
  • 校园
  • 视频
  • 文化
图说

图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说 > 从时间中截取瞬间 从改变中发现...
从时间中截取瞬间 从改变中发现美好

发布时间:2020-05-18

来源:闵行区文明办

1982年,从小酷爱摄影的 陶志军 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华山照相馆淘汰下来的海鸥135双镜头胶卷相机,从此摄影便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梦想就定位在了“摄影家”。

他为了提升摄影技术,开始找资料学习国内外摄影知识,逐步从模仿到自我创作,形成自己的拍摄视角和理念,慢慢地陶志军开始在各种摄影大赛中屡屡获奖。4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无论身份是作为“摄影爱好者”还是“摄影工作者”。

  

上海市职工摄影家联盟执行主席、上海春申老干部摄影社秘书长、闵行区群众艺术馆专职摄影干部、摄影培训老师、“革命史迹”摄影艺术党课首讲人、“七十年七十讲”摄影艺术党课主讲。

家乡的变化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闵行人,陶志军一直有一份“执着”用镜头去记录闵行的变化。当聊起这几年闵行所发生的变化时,他不禁感叹:家乡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特别是在近些年里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来形容。

  

  虹桥枢纽

  

  闵行体育馆

  

  千年古镇七宝蒲汇塘

  

  苏州河沿岸改造

  

  美丽赵家村

闵行人的精气神

除了拍摄闵行的景,陶志军还很喜欢以闵行人作为创作的元素。拿着相机走街串巷,进工地进学校,不同的人,不同的场景,不经意间抓拍到那一瞬。神态、笑颜、举止,永远的镌刻在了相机里。那种美有时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只有画面才是永恒。

  

  

  

  

  

  

  

  

  特殊的战场

“摄影家”都有一份记录时代的使命感。新冠疫情爆发后,陶志军觉得有责任主动去记录这段特殊的时期,何况自己职业还是一名专职摄影干部。尽管家里人也很担心,他还是尽量保护好自己的同时来到抗疫一线进行拍摄,就这样白天创作,晚上整理成《防疫摄影日记》,其中的一个个片断,至今令他记忆深刻!

  

  

  

  

  摄影家们眼中的闵行

一个人的作品是零碎的,只有把很多零碎的作品加起来才会变得丰满。所以,陶志军组织策划举办了“镜头中的魅力闵行”、“我家的年夜饭”、“和颂70——我与共和国共成长摄影展”、首届“闵行区百人百作手机摄影艺术展”等很多摄影展。

陶志军印象最深的一次影展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摄影大赛——闵行篇”,这次影展为了让更多人来了解并参与闵行历史建筑的挖掘与保护,组织发动了全市几千名摄影爱好者聚焦闵行最后选出了一百幅作品进行了展示和巡展,最远到了闵行对口援疆的泽普进行展出。

  

  闵行历史建筑摄影展新疆巡展

  

  《平而不凡》作者:凌添我

  

  《守卫水上门户》作者:陈春

  

  《城市之光》作者:薛昀

  

  《想念远在武汉的妈妈,期待外出玩耍的孩子》作者:李新宇

一幅幅作品就像打开了一段段封存的记忆,一个个故事仿佛在重现。作为一名闵行发展的参与者和记录者,陶志军坚持创作深入百姓,用这些珍贵的影像讲好闵行故事,传承家乡文化。

上一条:山东大学迎来首批返校学生

下一条:海口施茶村:火山石上劳作忙

相关推荐
  • • 文明创建“爬上墙” 彩绘墙画为沈阳老旧小区加上五彩滤镜(2020-04-21)
  • • 福建:文明祭祀 同心防疫 别样清明一样情(2020-04-07)
  • • 古老运河的文化传承(2020-03-28)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新华网 | 求是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 | 中国文明网 | 央视网 | 人民家风网 | 中青网 |
联系方式:023—6507—1716 联系邮箱:lfqz02@126.com
©版权所有:雷锋旗帜网  备案号:渝ICP备19017459号-9 技术支持:影响力科技